
貴州大學“動力工程領域”085206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1.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高水平綜合素質的動力工程領域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志,品德良好,服從國家需要,積極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要求在動力工程學科領域內,掌握所從事專業(或職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具有獨立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熟悉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備熟練閱讀本學科外文資料、用外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計算機、實驗技能和科技寫作水平達到工程碩士畢業生要求。
2.專業領域
動力工程領域是研究工程中能量的轉換、傳輸和利用的理論、技術和設備。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既有悠久的歷史,是一個傳統的工程領域,又屬于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領域之一。它與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化工過程機械以及化學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等學科緊密相關。動力工程領域的技術特征是綜合運用先進的生產制造技術、檢驗測量技術、控制與采集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等來解決動力輸出、質量控制、能源節約與開發、污染物減排等系列問題。動力工程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基礎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及國防工業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3.學制和培養方式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學習年限為3-4年,其中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1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學習年限為3-5年,攻讀學位可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但在課程學習、文獻查閱、論文開題和論文研究、論文撰寫與答辯等環節,原則上要求所有學生累計在校時間不少于6個月。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周末集中授課形式。
實行雙導師負責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培養單位,另一位導師來自與本領域相關的企業專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校內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研究生入學后應在雙導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制訂出相應的培養計劃。
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加強與政府、企業、事業或實體等單位合作,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的緊密聯系。選修課學習以研究生自學或由學校老師講授,也可聘請創新實踐基地或工作站專家授課,在現場或實習單位完成。導師應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并閱讀有關的專業文獻。
4.研究方向
1)熱能利用與節能工程
研究能源(著重于熱能)的合理、高效、清潔利用和轉換,研究和開發節能新技術、節能新工藝(流程)、新設備和新材料,工業領域中低溫余熱、廢熱的回收與利用等。
2)火電廠生產過程
以火電廠熱力設備及熱力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火電生產過程中設備及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的提高,研究火電生產過程中伴隨產生的污染物排放的降低。
3)熱工自動化
以各類熱力設備及系統為對象,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監控和管理手段,將先進的節能理論、控制理論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相結合,研究和開發高效節能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系統,為大型熱力設備及系統的優化設計、節能改造、運行診斷和節能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用技術。
5.課程設置及學分
包括課程學習和專業實踐,專業實踐不得少于一年,見附表
6.培養環節
1)入學教育 1學分
2)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 1學分
3)學術活動:至少參加10次學術活動; 1學分
學術活動宣講者主要以專家、學者為主,以學生為主體的學術活動不多于2次。
4)公開做學術報告至少一次; 1學分
7.學位論文
1)本領域的碩士學位論文應直接來源于動力工程領域,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價值。
2)學位論文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
3)論文的選題和開題應在指導教師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擇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或理論意義的課題。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可以是技術攻關研究專題,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選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夠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的能力。
4)學位論文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
5)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6)學位論文工作應包括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寫作、評閱與答辯等環節
(1)論文選題應選取來源于動力工程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動力工程背景的研究課題,著重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確立選題后,依其所屬的形式進行研究。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應在第二學年開始兩周前完成,1學分
(2)開題報告。
進行開題報告前,工程碩士研究生要通過廣泛地閱讀相關資料和實地調研對選題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寫出與學位論文緊密相關的文獻綜述。綜述的內容包括: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尚需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的問題和論文選題應完成的工作及方法等內容。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按貴州大學的統一的要求,內容包括:題目、課題來源、文獻綜述、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法、擬形成的創新或特色、進度安排及學分完成情況等。當研究的課題是一個集體項目時,需要在開題報告中說明本人在其中承擔的內容及相應的工作量。開題報告中要列出準備中期檢查的計劃內容和時間安排。
開題報告必須由碩士生本人向教研室宣讀聽取意見,修改后向研究生部提交正式書面報告。開題報告未獲通過者,經本人申請,導師同意、院、系領導批準,可限期重新開題,仍未獲的通過者,終止培養。
(3)中期檢查
在學位論文工作中期,教研室組織3-5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老師組成中期檢查小組進行論文的中期檢查。檢查包括:聽取工程碩士研究生課題進展情況匯報、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后階段工作技術問題的預測和擬采用的技術路線以及課題結束日期的計劃等。中期檢查小組要根據研究生的論文研究中期報告寫出評語,并給出具體的考核成績。考核成績包括通過和不通過兩種。對于未通過中期檢查的工程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要幫助其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研究措施和要求。學位論文研究過程中允許作適當調整或內容補充,若對開題報告內容不存在顛覆性的改變,則可繼續論文研究工作,否則應重新開題。
碩士生充分利用學校有利的學術環境,主動爭取其他教師、研究生的幫助,經常向導師匯報工作的進展情況。研究生在立題到論文答辯過程中,應定期作學術報告并參加相關學術活動,對論文工作抓得不緊或不認真的學生,應給予黃牌警告,直到終止培養。
(4)論文寫作
按貴州大學統一要求包括:
①封面:題目﹑作者﹑導師等信息。
②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③知識產權與誠信聲明。
④課題的意義、目標、內容、技術路線與創新性。
⑤國內外文獻資料綜述。
⑥論文主體部分:研究內容、實驗或計算方法、設計方案、分析計算、實驗研究結果或計算結果、理論分析等。
⑦結論。
⑧參考文獻。
⑨必要的附錄(包括成果證書﹑設計方案、設計說明、設計圖紙﹑程序源代碼﹑發表論文等)。
⑩致謝。
論文主體部分按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項目管理等不同類型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組織。不同類型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結構應基本相同,學位論文寫作應條理清楚,用詞準確,表述規范,正文字數一般不少于3萬字。
不同類型的學位論文,在論文的主體(正文)部分可有不同的組成。
(1)產品研發
緒論:闡述所研發產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國內外同類產品研發和應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簡述本產品研發工作的主要內容。
研發理論及分析:對所研發的產品進行需求分析,確定性能技術指標。分析研發對象的工作原理,說明研發思路,給出總體設計方案。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研發對象的各部分進行模塊劃分,分別確定各模塊的設計目標和實現措施,進行必要的計算。
實施與性能測試:建立研發對象的實驗室實驗樣機與仿真模型,分別對其性能進行數值仿真分析與實驗研究。通過仿真和實驗樣機的測試結果與設計指標進行對比,驗證研發方案和樣機設計的合理、可行。
總結:系統地概括產品研發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結論,并明確指出作者產品研發中的新思路或新見解;展望所研發產品的應用及改進前景。
(2)工程設計
緒論:闡述本工程設計的背景及意義,說明設計對象的國內外現狀,分析對比國內外同類設計的特點和技術經濟指標,并簡述本工程設計的主要內容。
設計報告:分析設計對象的技術要求和關鍵問題,說明設計者的設計理念、采用的設計方法和技術原理,給出設計方案。針對不同的設計對象,還應包含設計計算、測試分析、仿真分析、結果驗證等的具體描述。
總結:系統概述本工程設計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結論,并明確給出作者在設計中的新思路或新見解。簡要論述本工程設計的優缺點,并對進一步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附件:給出詳細的設計圖、設計說明及設計對象的工程應用數據或報告。
(3)應用研究
緒論:闡述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義;對比分析同類研究命題的國內外現狀、發展趨勢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措施;簡述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
研究與分析:綜合運用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對研究工作應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理論分析,提出解決措施及實施方案;建立實施方案的實驗室樣機或計算機仿真模型,通過仿真或實驗,說明提出的實施方案的可行性。或根據已提出的成果轉化目標,制定二次開發或設計方案,進行轉化成果的樣機試制、規范的試驗驗證以及技術經濟性能分析,說明成果轉化的成效。
應用驗證:根據實施方案的模型設計制作可應用于實際環境的產品樣機,通過規范要求的試驗項目檢驗和使用現場試運行,對研究成果進行實際應用的驗證,并對其先進性、實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進行分析。
總結:系統地概括應用研究所開展的主要工作及結論,明確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見解;簡要描述成果的應用價值,并對未來改進研究進行展望或提出建議。
8.答辯要求
研究生論文答辯是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當研究生的論文工作結束后,由院、系填報“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審核表”。答辯委員及主席必須由院、系推薦,答辯委員會必須有一位是相關領域的企業專家,報研究生部審核、經主管校長審批后履行權利。
論文除導師評閱外還應由院、系聘請兩位同行專家評閱并寫出評閱意見(其中應有一位是校外專家)
由答辯委員會做出決定是否推薦給院、系學位評定委員會建議授予碩士學位,再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查后決定是否授予碩士研究生工程碩士學位。
答辯委員會通過討論確定論文評閱員,其中至少有1名評閱員由校外專家擔任。
論文答辯成績在答辯結束后由答辯委員會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并當場向答辯人宣布。
工程碩士生學位授予條件和其他未盡事宜按學校研究生部統一規定執行。
附表:動力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課程設置一覽表
類別 | 課程名稱 | 課程編號 | 學時 | 學分 | 教學方式 | 學期 | 考核方式 | 任課 教師 | 備注 | |||
一 | 二 | 三 | ||||||||||
學位課 | 公共課 | 英語 | 10657M101 | 128 | 3 | 講課 | √ | √ |
| 考試 | 校統一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10657M109 | 36 | 2 | 講課 | √ |
|
| 考試 | ||||
專業課 | 數值分析 | 10657M202 | 54 | 3 | 講課 | √ |
|
| 考試 | 校統一 |
| |
高等傳熱學 | 085206M01 | 54 | 3 | 講課 |
| √ |
| 考試 | 虞育杰 | |||
高等工程熱力學 | 085206M02 | 54 | 3 | 講課 | √ |
|
| 考試 | 龔德鴻 | |||
高等流體力學 | 085206M03 | 54 | 3 | 講課 | √ |
|
| 考試 | 錢進 | |||
非學位課 | 必修課 | 高等燃燒學 | 085206M04 | 36 | 2 | 講課 |
| √ |
| 考試 | 龔德鴻 |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0657M107 | 18 | 1 | 講課 | √ |
|
| 考試 | 校統一 | |||
先進PID控制 | 085206M05 | 36 | 2 | 講課 |
| √ |
| 考試 | 顧紅艷 | |||
矩陣論 | 085206M06 | 36 | 2 | 講課 | √ |
|
| 考試 | 校統一 | |||
選修課 | 熱物理過程數值模擬 | 085206M07 | 36 | 2 | 講課 |
| √ |
| 考查 | 錢進 |
| |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 085206M08 | 36 | 2 | 講課 |
| √ |
| 考查 | 顧紅艷 | |||
電站熱力系統節能原理與方法 | 085206M09 | 36 | 2 | 講課 |
| √ |
| 考查 | 朱兵 | |||
動力系統監測與故障診斷 | 085206M10 | 36 | 2 | 講課 |
| √ |
| 考查 | 虞育杰 | |||
學科動態與前沿 | 085206M11 | 18 | 1 | 講座 |
| √ |
| 考查 |
| |||
專業實踐 | 085206M30 | 一年 | 6 |
|
|
|
|
|
| |||
培養環節 | 入學教育1學分 | |||||||||||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1學分 | ||||||||||||
參加10次學術活動1學分 | ||||||||||||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答辯時間(第二學年開始兩周內完成)1學分 | ||||||||||||
論文中期檢查 | ||||||||||||
公開作學術報告至少一次1學分 | ||||||||||||
| ||||||||||||
注1: 除數學、英語、政治外,18學時為1學分。
注2:專業方向課應從選修課中選擇一門作為主要方向課。
注3:碩士生在學習期間必須完成的課程學分數為34分(其中學位課程15學分,實踐教學6學分)。